左家內修心法註解
之前雖曾寫過「左家內功心法溯源」,但針對其內容說明其練功的要領和功效的,卻未曾試過,而心法(心理思維的方法)在內修的部分,個人以為套用在太極拳的行拳上,頗有異曲同工之玅,因此特別試著將兩者融合說明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。
View Article道家丹道修煉的起源和內容簡介
道家方術雜而繁多,其中丹道(包括外丹道和內丹道)便是諸多方術中較為重要的一種;尤其是內丹道或內丹煉養術(即為煉炁術)在我國古代源遠流長,其起源可追溯到道教產生之前的仙道方術和各家學說,另外先秦時期的<老子>、<莊子>等著作奠定了內丹學的理論和功法基礎;而道教自東漢誕生之後,吸收和凝煉了大量民間煉養之術,在進入宋代之後,開始深入的吸收融合佛、儒兩家修心煉性的理論,在性命雙修的原則下,結合不同的修行者,...
View Article太極拳(氣功)修煉的機制
很多人修煉太極拳多年,卻不知太極拳也是在修煉氣功,更別提其修煉的機制如何?完全是誤打誤撞,卻未深入去探究它是在煉甚麼?對人一生有何影響更從未去思考,也因此虛耗數十年光陰仍在門外徘徊的大有人在,今特將個人親身體會與吸收前人的經驗融會貫通,試分析說明供大家參考方享,如有偏差,望請有識之士指正。
View Article時時謙卑反省是太極拳功力提升的原動力
太極拳,鄭曼青祖師稱呼它為改錯拳,因為它會隨著習練者的知識與功力的增長,而有著不同的認知,進而不斷地調整拳勢,使能事半功倍;另外,隨著身體筋骨鬆沉的變化,行拳的表現方式也會有所不同,這就是「一層功夫一層體會」的體現;當然這期間身體會隨著功力的提升而出現很多的轉變,不管是身體疾病的好轉反應或是肌筋的鬆垂變化,雖然都會有些不適的症狀,但其實都是好的回饋,千萬不可因此而懈怠或放棄,應該堅持繼續走下去才是正...
View Article太極拳實戰的原則
不能防身甚或實戰的太極拳就不能稱做太極拳,只因它一向給人的感覺就是軟趴趴和慢吞吞,但是如果你練對了,你必定會恍然大悟,原來鬆靜慢勻的行拳要求才是它成為高級武術的秘訣,武術所應具備的條件~敏銳度、速度和威力,在它身上完全俱全,你只要具備正確的常識去活用它,相信你對它的實用性會完全改觀。
View Article太極拳應用之教學重點
太極拳雖不若其他拳術是以實戰為要求重點(其實所有武術初期的要求雖有不同,但終極的目標應都是<以武入道>才是),打從學習初始就定位在<修心養性>,但它畢竟是武術,還是要通過有形武術的修煉,才能逐漸進入無形「心性」的修煉;因此,太極拳的拳術運用還是它的根本所在,唯有領略它的拳術奧秘之後,纔能通過這張入門券逐步體會<以武入道>的精神,進而有益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事,而不是反而變成藐視一切的孤僻傲慢。
View Article動、靜功對意識(心、意、性)的影響
太極拳是拳術,也是氣功的一種,講求修煉「神炁」,而一般人總以為只有修煉靜功才能對意識起到作用,殊不知其實動功透過身體的修煉「精氣」,為靜功打下精實的基礎,而靜功能夠提升意識層次與心性修為,又將動功的成效起到加乘的作用,所以兩者倘能相輔相成,相信必能早日進入太極殿堂,品嚐太極的真精神。
View Article學習太極拳者的一些錯誤認知
俗話說:「學無前後,達者為先」,何以故?除了天資與用功程度之外,觀念很重要,如果對太極拳的認知有所偏差,又不願放下門戶之見與輩份的罣礙去謙卑請教他人,自然也就難以跳脫所處環境和團體的刻板印記,以為大家長期都是這麼習練,應該不會有錯,再者,本身又覺得只是養生何必太過認真,也就缺乏深入探討的決心,因此長期以往不但對健康助益不大,在功力上也不易進步,只能靠著比賽所贏得的獎牌稍堪告慰自己「應該還算練得不錯」...
View Article太極拳在武術上到底在練甚麼?
太極拳又鬆又慢的行拳表現,往往予人「老人拳」的刻板印象,而太極拳是武術嗎?能防身嗎?到底在練甚麼?外界對它總是存在著相當多的疑惑;個人謹就多年學習的體會,試著剖析一下,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正確的認知,進而對它更加珍惜與精進,方不負它天上界拳術的美名。
View Article有心走入太極拳殿堂之同道,就請重視下盤的訓練!
俗話說:「長功夫就是長下盤的功夫」,但現今太極拳界卻背道而馳,強調要朝「更高、更遠、更難」的動作邁進,殊不知太極拳與一般武術不同,重視的是<鬆沉>,也唯有使氣與身體重心能逐漸往下鬆沉到腳底,才能起到「不頂不抗」(上身鬆靈)與「力由地起」(下盤沉穩)的作用,否則缺乏全身整體的動作,就是空架子、花架子,是上不了檯面的。
View Article太極拳實戰的特性
有關太極拳實戰的要點,雖然之前也寫了幾篇,但總覺得未將它不同於一般拳術的特性點出,因此,本篇又針對太極拳幾個大家熟悉的特性又重新闡述一下,希望能對同道在行拳和應敵上有所啟發。
View Article太極拳何以也是氣功拳?
太極拳是否為氣功的一種,坊間眾說紛紜,也少見有文章加以論述;個人專心投入太極拳領域近廿年,深覺長期習練不但有益身體的健康,對自身累世偏差的習性也有導正的作用,尤其有別於一般武術注重力道和速度的展現,反而著重在內功的修為,而內功層次的提升又與心性修為息息相關,因此,可見一般;在此願略述個人的習練心得與有緣的同道分享之。
View Article針對<太極拳的真言實話>之文章發表一些看法
近日看了網路上<太極拳的真言實話>之文章,覺得甚合我心,因此也想逐條說說自己的體會,希望對有緣的同道更有點撥之效,以免長期徘徊門外虛耗時光,空留遺憾。
View Article再談太極拳的「鬆」
眾所周知,「鬆」是太極拳能否練成的關鍵,但知道如何放鬆以及能夠練到有鬆沉感覺的人並不多,當然能夠一輩子堅持以「鬆」練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,何以故?因為不知為何要「鬆」?而長期的鬆真可以練出功夫嗎?真可以接受實戰的考驗嗎?針對上列的問題,茲就個人的體會簡述一下,供大家參考學習。
View Article太極拳「順勢借力」所應具備之功力內涵
武術上練招法為入門之階,著熟乃能活用,但某一招式只對某一特定情況有用,並非萬應靈藥;故實際上拘泥招式,只知以招應招不足破敵,而應「執一馭萬」,因敵變化,活用招法,方為正著;而太極拳「順勢借力」正是「後發先制」和「因敵變化」的表現,武術家所謂「不招不架、只是一下」,就是順勢趁機借力,四兩撥千斤,一下制伏敵人,乾淨俐落之至也。
View Article行拳基準的關鍵內容
行拳是太極拳增長功力的最佳途徑,但要求不得法卻可能自誤誤人,雖說坊間太極拳書籍或網路文章多所論及,但真正掌握到其中眉角的卻是少之又少,甚至未經實踐即自以為是以訛傳訛,不但害人徒勞無功,更無助養生;不才有鑑於此,希望能略述自身一路走來的體會心得,供愛好太極拳的同道參考學習,以免白走了這一趟太極之旅啊!
View Article<腰鬆>是太極拳能否入門的關鍵,如何做才能事半功倍?
<腰鬆>是鑑定上下半身是否連結的關鍵,也是能否用下半身行拳的指標;倘若腰不鬆,內氣無法鬆沉到腳底,也就長不了勁,這就表示太極拳的功夫尚未入門,盤拳走架再花俏漂亮也是空架子;因此,要想學好太極拳的真功夫,就不能不重視<鬆腰>這個課題,希望有緣的同道能從本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啟發。
View Article談談太極拳「見力棄力」、「蓄勁」和「發勁」的連帶關係
太極拳乃重其義、不重招式之拳術,亦即太極拳主在練出「上身鬆靈、下盤沉穩」柔中寓剛之太極結構體,付之於實戰應用上,自然能表現出「不頂不抗」、「見力棄力」、「沾黏連隨」、「繞圓出方」、「綿裡藏針」、「順勢借力」、「力由地起」等太極特殊技巧,並不須特別熟練一些太極招式才能具備防身之功用;所謂:「拳到無心方為奇」,太極拳乃高級武術,倘若仍執著在招式的運用上,心也就無法自由流動;因此,太極拳一旦能練到自由自在...
View Article要想練好太極拳,請多注意「鬆肩」和「鬆腰」的修煉!
太極拳要想練好'關鍵在拳架'而拳架的修煉首重如何(鬆肩)與(鬆腰)'而不在外表架勢之花俏與美妙'因此行拳走架的要求重點應放在如何才能鬆肩與鬆腰上'倘若有所違抗'就應檢討改進'如此方能事半功倍'在此願將本人對此修煉的心得體會'提供大家參考指教!
View Article